小區電梯廣告費歸誰
信息來源:匿名 點擊量:2267 發表日期:2019-05-23
您家住的社區電梯里有沒有廣告?這些廣告的收費該歸誰所有?日前,北京某小區業主委員會將社區物業告上法庭,要求返還物業收取的小區電梯廣告費。依據《物權法》,社區由物業征收的經營性收入大多歸全體業主所有,這您知道嗎? 大多業主不知情 “我們小區每棟樓電梯內都掛著廣告,一年四季不間斷。但廣告收入歸誰我還真不清楚,小區里也沒見到有關廣告收入數額、具體去向等信息的公示。”家住長安區金堆城小區的劉女士說。 在大雁塔附近某社區,記者數了一下,一棟高層建筑電梯里掛有6幅廣告,內容從餐飲、保險、理財、售樓不一而足。多數受訪的業主表示,乘電梯的時候一般比較空閑,會注意電梯里的廣告。 “我覺得小區的這些廣告收入應該歸我們業主共同所有。因為這些收入是在小區里產生的,廣告的對象也都是業主。小區里有了走動的業主,才能產生廣告收益。”“哎,我覺得應該歸物業所有。咱小區的日常事務都是物業管理的,這廣告也是物業招來的,廣告收益自然也是物業所有。”當記者問到小區的經營性收入應歸誰所有這個問題時,碑林區某事業單位小區的兩位先生就這個問題爭論起來。 經營收費知多少 記者走訪幾家社區了解到,電梯內的廣告一般按月收費,按照該棟建筑內居住的人數多少來計算價格,平均下來單幅電梯廣告月收益是一千元左右,一般的電梯至少同時懸掛2-3幅廣告,一年下來也有數萬元收入。某些專門從事電梯廣告業務的傳媒公司還會根據出入該電梯的人群身份,如公務員、商務人士、高消費人群等細分廣告投放需求。在不同的小區客戶資源不同,廣告價位也不一樣,潛在商業價值大的高檔小區電梯廣告價格會相應高一些。再者,電梯正對面的廣告價格也比側面位置的高出不少。 推著三輪車賣涼皮的張大姐在南郊某社區門口擺起一個臨時的小攤子,每天中午、下午下班時間出攤,由于該社區有近千戶居民,生意還不錯。她告訴記者,社區物業一個月要收600元錢“攤位費”。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就連社區收破爛的人都是固定的。粗略算下來,除了電梯廣告費,許多社區的一層樓面都作為商住,小區的出租商業用房、社區活動場館、臨時停車位、社區常駐攤販、大型促銷活動等都是物業的經營收入。據了解,一般一個小區一年的大致經營性收入高達幾十萬元。 經營收費誰所有 采訪中,某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表示,電梯廣告費用是他們收取了,主要用于補貼物業管理費用,完善業主的物業用房和小區內相關設施的經費。小區的物業費收入不能維持公司日常運轉,電梯保養、電梯電費、人員工資等很多開支費用都要拿這些廣告費填補。對此,業主們表示不然:“我們每季度都交物業費、垃圾費、電梯費的,怎么會讓物業‘貼錢’維修?”一位業主比較激動。 據了解,有些小區電梯廣告是開發商在修建樓盤時,就已經與廣告商洽談好了,有的是廣告公司直接與物業公司接洽。只不過,大多小區在公共收益的數額和使用上沒有向業主做出說明。 近年來業委會與物業之間由于廣告收益問題引發的糾紛不斷。據媒體報道:2011-2013年,北京朝陽區觀湖嘉園小區業委會起訴北京戴德梁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要求其支付公共區域廣告收入38萬余元;北京海淀區航天橋西北方向美麗園小區業委會訴鴻銘物業亂收物業費,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做出終審判決,判令鴻銘物業向業委會返還18萬元電梯廣告位租賃收益;杭州天目山路國際花園業主委員會因為經營性收入問題將杭州卓盛物業公司告到了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 業主維權怎么辦? 小區的經營性收入到底如何歸屬?陜西知本律師事務所的張洡律師表示:“只要是用業主共有的地方進行經營所得都屬于業主共有。電梯屬于小區公共設施,產權歸全體業主所有。電梯間要經營廣告,必須經業主委員會同意,收入也應歸全體業主所有。小區的商業用房要看產權歸屬,若屬于開發商,則開發商獲得收益;若屬于某業主,則業主獲得收益。還有小區住宅樓外墻的廣告位收益、社區活動收益、臨時停車位收益等,都應該屬于全體業主共同享有。對于廣告收入,可以由業主委員會進行管理,或者業主委員會委托物業管理,收益歸全體業主所有,扣除成本支出應給業主平均分配。當然也可以由業主委員會根據情況進行支配。” 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此也有規定。根據《物權法》第七十條規定:“業主對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第七十六條規定:“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要由業主共同決定。”另外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應當在征得相關業主、業主大會、物業管理企業的同意后,按照規定辦理有關手續。業主所得收益應當主要用于補充專項維修資金,也可以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一旦出現糾紛如何維權?該拒繳物業費嗎?張洡律師表示不可取,建議:針對小區經營性收益問題召開業主大會,成立業主委員會。與物業服務公司協商收益分配事宜,并建立審計制度,對小區內所有利用共有部分獲取的收益進行審計,維護業主共同利益。若是物業公司拒絕交出廣告收益或者未詳細說明收益去向,業主委員會可以起訴到法院要求物業公司返還該部分收益。 點 評 當年騰訊與360那場著名的3Q大戰中,韓寒的一句話頗具意味:“對于用戶來說,家里一個廚子、一個司機,廚子罷工了卻開走我的車,是什么邏輯?” 物業對于業主來說,相當于管家。請管家我們是花了錢的,如今管家卻把我家弄成了百貨店,私自售賣家里東西不說還私吞了我的錢,是什么道理?當然,實際中,如果管家充分稱職,我們可以考慮給他一些激勵,例如一些分成,獎勵他把家管理得更好。不過事實上,對公共設施的經營性收入隱瞞不報成了物業的一貫做法,多數業主渾然不知。 據統計,在西安市2013年的消費投訴中,物業類投訴比例高達51%,隨著業主維權意識的逐步建立,物業與業主的糾紛愈演愈烈,砸車、堵路、拒繳物業費等事件頻頻發生。呼吁業主維權要有理有據,物業的服務也應整頓和改善。
|